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shi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风一旦萧瑟起,不知秋思落谁家。
再温暖明艳的灯光难照亮你内心的无尽凄凉
用我满腔热血破冰你所有摇摆不定
我不惧山河破碎风飘絮
我不惧这人言可畏流言蜚语
只怕你不愿与我一起
早在离着中秋还有三五日的样子,郭德纲让栾云平去采购中秋宴席的家伙什,烟酒糖茶,新鲜果子蔬菜,活鸡生rou什么的,说要最新鲜,质量最好的,还得多多备些才好。
栾云平似下了很大决心,忍了三忍还是说了,“师父,往年咱也办这宴席,人家送了礼喝口酒打个蘸水就走了,咱有再大的面子,也不能让人家不回家过中秋节吧。横是个团圆节,人家还是要和家里人在一块儿的。那席面都一桌桌的剩着。管家,厨房的师傅们,丫头们都费了大力气伺候着,都可惜了。”
郭德纲一细想觉得是这样,放下茶盏,“依着你的道理,这回事该怎么办?”
“徒弟不敢有道理,只是觉得这事儿,要不咱们就放一桌酒放一桌宴席在茶厅门口,愿喝酒的就喝口酒,愿吃席的,咱就请到饭厅去吃席。”
“你的意思咱弄个假把式?”郭德纲笑了。
“也不是,就让人自个儿选嘛。”栾云平不知道师父这笑是什么意思。
“栾处不愧是驻外办的,办事也学得外国人那一套,哦,你让人喝口酒就走,不吃席,传出去德云社的门脸儿往哪儿搁?”年轻的孩子是朝气蓬勃些,办事的稳当处还不够呢。
“师父,徒弟冒进了。”栾云平在外人面前如何的有威望,在师父跟前依然毕恭毕敬。
“行了,别杵着了,拿自个儿当竹竿呐。你说的我记下了,得和高老板和你谦儿大爷商量商量。”
高峰听了郭德纲说的栾云平的提议,细想了一下,“小栾说的也是,你看往年,人都待不到八点钟的,那么多席面没人吃,可惜了。但是不招待也不行。”
于谦听了一会儿,有主意了,“咱这样儿,酒,瓜果月饼和冷盘一起先上,人家要是动冷盘了,咱就上热荤,要是不动筷子是要走,咱也不留。”
“能行吗?”
“嗨,有什么不行的,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不在乎和咱吃这口团圆饭。”
“那我听你们的,咱就这么着办一回。”
主意拿定,万事俱备待中秋。
中秋到了,瓜果飘香天渐凉,落日稍稍去了些暖意,配合落叶,有了几分萧瑟。
街上有卖灯卖兔儿爷的,卖枣卖金瓜的的,卖糖葫芦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处处带着节日的暖意。
回族的月饼是最好卖的,文芳斋早一礼拜前就起排长队。枣泥,洗沙,五仁,玫瑰,最好卖的还数牛干巴的和豆沙荞饼。皮酥馅儿足,又香又甜。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的月亮没那么圆点亮点。
中秋佳节,太平街上要数玫瑰园最为热闹,北平显贵的官商们必然是要送礼到郭家的。车子乌泱乌泱的开进开出,车下来的人有穿西装的,有穿长衫大褂的,有穿旗袍的,有德高望重的学者自然也有年轻的新贵,大多是与郭家的生意和德云书社有来往的。
高峰和于谦应承了要替郭德纲接礼迎客,此时三人正忙得不可开交。
正如栾云平和高峰所料,大多数人搁了礼物,连茶都没喝就走了,更别说动筷子,留下来吃席的只要关系近的亲戚们和德云社的老先生们。
这会儿好了,自家人终于可以关起门来过团圆节,不用忙于应酬了。
九龙笑得眼睛都快没了,一屁股坐下来笑着和张九龄说:“诶,你说啊,栾哥这主意想的挺好的,咱们终于不用伺候那帮孙子了,咱们自己过自己的团圆节喽。”
张九龄看着大楠高兴,他也高兴,但是还是不忘提醒他:“说话注意点,该说说不该说别说。”
“知道啦知道啦,老大,你要喝哪个?桂花酒还是葡萄酒啊?”
“葡萄酒,咱也尝尝这意大利来的酒。”
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桂花酒,给张九龄倒了一杯葡萄酒,大楠的性子就跟小孩儿似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自己喝着不满足,看着他九龄哥杯子里的酒,眼眨巴眨巴的。
“老大,什么味啊?”
张九龄看着他的傻样儿,把自己杯子递过去,“你尝尝。”
大楠接过来喝了一口,好喝。
“品出什么味来了?”
“香,甜。”一口接一口的,仿佛喝什么琼浆玉ye似的,眯得眼睛都没边了。
张九龄不愿意再继续看他犯傻。“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别光顾着自己喝啊,把兄弟们都叫过来呀。好容易有个这么松快的中秋节,咱还不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