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反正只要有林希这道堡垒在,所有的问题都会被迎刃而解。
想到这里,夏晓暖对雨林文化力捧林希这个方针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么个大宝贝不供着捧,还能捧谁呢?直到很久以后,夏晓暖才明白林希的敬业来源于恐惧——他怕自己不被需要,所以才比任何人都努力,即使有的时候,他的努力超过了他的承受范围。
带着电影合约走进林希家的时候,夏晓暖还因为之前的争吵觉得愧疚,她一边给林希签字,一边支吾着再次道歉。然而林希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头,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只觉得耳边嗡嗡地响。答应的时候格外硬气,可此刻握着签字笔,林希整只手都在颤栗——他焦虑了。
“晓暖姐,有件事我想先跟你说一下。”林希做了个深呼吸,试图压下心悸的感觉。为了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他的语速很慢,“我、我有点社恐,不太擅长和别人打交道。”
夏晓暖整理合约的动作一顿,随即抬起头来,对林希露出一个鼓励的灿烂笑容,“您放心,我已经见过叶导和编剧团队了,他们都是很容易相处的人。”
林希闭了闭眼睛,微喘了一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有时候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或是会有一些奇怪的举动,和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关系。”
夏晓暖皱了皱眉,不太理解他的意思。一个作家还能表达不清?不过夏晓暖并不当一回事,现在十个人里面最起码有八个人会说自己有社恐,她根本不会把林希的“社恐”当做真正的Jing神疾病,不会当真,更不会去了解。
“放心,没事的,没有社交。”她一边继续整理文件,一边不走心地安慰道。
林希捏紧冒出热汗的手,选择了闭麦。
电影版《冬日》正式立项,作为雨林文化的重点项目,进程推进得很快。林希的工作虽然是编剧,但参加项目和独自写小说还是有差别的,后者是一个人的马拉松,而前着是团体的接力赛,意味着林希不得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相处。
首先,他要修改剧本,必须和其他编剧沟通,还需要了解导演、制片、主演,乃至投资人的想法。林希虽然是《冬日》的原作者,但他对电影剧本知之甚少,更没有经验,剧本必然不可能是他的一言堂。开拍以后,作为雨林文化的招牌,他不得不出席开机仪式,可能还得进组跟随拍摄。一方面是根据实际拍摄情况,剧本可能还要修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叶星导演十分苛求角色的还原度,已经表达希望原作者能在现场担当顾问的愿望。
之后还有杀青宴、发布会、路演,可能还有颁奖典礼……林希发散了一下自己活跃的思维,预想未来即将经历的磨难,就很想打爆接下这份工作的自己的狗头。
因为过度焦虑的缘故,他连医院都去得少了,整天在家里从这个墙角走到那个墙角。和项以城打电话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根本说不了别的事。他像是着了魔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着毫无逻辑、前言不搭后语的臆想。项以城在电话那头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搭上几个小玩笑,试图放松林希的心情,转移他的注意力。
可这个方法只是暂时有效,林希一旦独处,就又会被焦虑侵袭,甚至好几次都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忍不住哭出声。但他没有告诉项以城,他虽依赖他、信任他,但两人认识的时间太有限,远没有到能把最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的程度。
预定了编剧会议的那一天,林希什么都吃不下,抱着马桶干呕了一早上,他甚至想临阵逃脱,想告诉夏晓暖自己病了,但又不甘这么屈服。他站在卧室的洗手间门边,看着那张漆黑的大床,项以城陪他睡在上面的场景浮现在脑海里,男人温暖的体温好像还环抱着他的身体,林希是真的很不甘心。
他不想躲起来,不想一成不变,他的内心有了朦胧但强烈的渴望——他要项以城,要幸福,所以他不能输。如果这次屈服了,那么以后他还会屈服无数次,什么都不会改变,最终抑郁症,焦虑症,还有其他的Jing神障碍会举起胜利的旗帜,因为它们把他近在咫尺的幸福砸了个稀巴烂,而他无力反抗。
林希不想输。
他重振旗鼓,忍着生理上的不适坐进了会议室,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林希和一位资深编剧发生了分歧。
《冬日》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乐天阳与上级指导医生林逸观念不合,多次发生冲突,但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对方的良苦用心,进而成长的故事。
林希希望电影能够采用倒叙的手法拍摄,将小说的高chao部分——林逸被困雪崩,在黑暗中孤立无援的场景放到开端,但那位名叫李琴的编剧却坚持正叙拍摄。
“正叙更有代入感,主角是作为实习医生的乐天阳,应该以他的视角为主,把林逸放在开场有些不太合适。”她清晰而干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倒叙拍摄可以增加悬疑和剧情的紧张感,但观众难免会觉得你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如果没有特别的意图,我还是觉得正叙拍摄更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