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拉着杨佑一直往绿园最偏僻的地方走去。
“去哪?”杨佑看他的样子,不像是拉自己出来透气的,倒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崔珏拉着他走到了杨倜的藏书楼,“这是二殿下的书楼,蝉鸣阁,取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意。他和一并文人的墨宝都会存在其中。”
即便如此,又和杨佑有什么关系?
杨佑指着自己笑道,“你看我像是个yin咏风流的人吗?”
崔珏淡淡地点头,“谁说只能有那些卖弄风sao的东西?王爷,说不定有你真正想要的呢?”
他说着不等杨佑回答,直接带着他走进了藏书楼。
藏书楼有人把守,崔珏的哥哥是崔琰,也算得上是二皇子一脉的核心人物,门卫并没有多崔珏多加盘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鸣阁的本意就是将自己的文墨昭告天下,平日也不会对别人多做检查。
蝉鸣阁对外号称藏书八千卷,搜罗天下孤本残卷,放眼望去全是塞得满满的书架。崔珏带着他熟悉地在里面转来转去,很快就带着他到了二楼,二楼的柜子明显比一楼用料要好些,还有几张紫檀的书桌陈放在窗边。
崔琰一身白衣,站在窗边就着日光,恍如朝霞一般光彩照人,他手中举着木案,上面放着几册边缘泛黄的古籍,回眸看了崔珏一眼,有些不悦地皱着眉说:“你到这来做什么?”
崔珏放开拉着杨佑的手,笑着和哥哥打招呼,“胶东王说无聊,便带着他转一转。”
崔琰抬起眼皮看了看杨佑,杨佑笑着招手,“好久不见啊,崔小哥。”
还是一副没有正型、无所事事的样子,崔琰暗中叹了口气,如果是杨佑,他也能理解为什么会说无聊了。
二殿下也正是,虽说是招揽人心,也没必要什么货色都拉过来囤着。
崔琰道:“殿下让我来找几本古籍,我先去前厅了,王爷您慢慢看,慢慢玩。”
杨佑点头,崔琰行礼告退。
崔珏饶有趣味地看着他们两人的相处,笑道:“我还以为你和我哥关系很好,毕竟做了你一两年侍读。我当时都以为我哥要当你的门客了,谁知道最后却进了二殿下的账下。”
崔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明珠,不过杨佑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为了先保住自己,无论那时候来到自己身边的是什么人,他都得先糊弄一遍。
“人各有志嘛,为什么要强求?”
崔珏心中暗笑,人各有志倒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熟练地在书柜中翻翻找找,很快找出一本蓝色包皮的书,递给杨佑。
杨佑接到手中一看——《式古堂集》,他不明所以地看着崔珏。
崔珏替他翻开书页,“式古堂是二殿下的书斋,这些集子是他近两年来和其他文人yin诗应和的集子。”
杨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崔珏要费劲心思地让他看,崔珏随手指了一首诗。
杨佑仔细看了看,上面基本都是些吹捧杨倜的诗文,“有什么问题吗?”
崔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您再细看。这些署名,都是要么是朝中重臣的子弟,要么是当世有名的文人。您再看这一首诗,《提宫女图》,‘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写的可是宫闱隐私。您再看看内容,将二殿下比作秦王,话说得如此明白,您还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吗?”
杨佑哪能不明白?
崔珏的话可谓是字字诛心,第一句,出现在诗集上的人数众多,可以说这是杨倜名满天下所以拥簇甚多,换个方式讲,这就是结党营私。
第二句话,虽然是普通的宫怨诗,但稍加解读,便可以往影射皇帝身上靠。文人总喜欢品评时事,别说是这样隐晦地描写现实,就是真正动笔嘲讽官吏朝廷的诗句,这个集子里也比比皆是。
第三句,秦王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一代英主,本来没有继承权的他,玄武门之变斩杀兄弟,逼迫父亲,当上了太子。
这个比喻有没有问题,自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崔珏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送了杨佑一份大礼。
因文获罪,虽然听起来很扯,但不得不说,这种莫须有的东西即好捏造,也不容易辩解,何况二皇子这里可是有实打实的证据。
是他们自己不谨言慎行而已。
杨佑将诗集在手中拍了拍,“崔小哥可是在二哥手下做事,你这胳膊肘也拐得太宽了了吧,就不怕你们家族的长辈收拾?”
崔珏面露笑意,双手叉腰大笑起来,“王爷岂不闻昔日诸葛家,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各事魏蜀吴三家?世家大族是最懂得保全自己的。虽然家里没有明说,但我做的事情他们真的察觉不到吗?既然察觉又为何不阻止我?”
杨佑将诗集奉还,无论是朝中力量的正面碰撞,还是同为Yin谋的暗中较量,他都可以接受,却不愿意做捕风捉影的文字狱。
“杨佑愚笨,不解诗词中意,崔将军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