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渐渐心不在焉的秦公公吓了一跳,下意识拔高声调:“太后怎会有如此荒谬的想法!明王赤诚,天地可鉴呐!”
如雪漫喂鱼的动作一顿,侧首看向格外紧张的秦公公,眼神闪烁,红唇微启:“秦公公似乎很是信任明王?”
“这不是受了太后影响吗?”秦公公连忙掩饰,“太后曾说明王品行高洁,想来是不会干那种谋逆之事的。”
如雪漫慢慢点头,似乎信了秦公公的说辞。
秦公公踏出慈宁宫,狠狠松了一口气,去给明王通风报信。
林问听完到不怎么紧张,还有闲情逸致邀请秦公公喝茶:“迟早的事情。”
秦公公喝了一杯清茶压压惊:“王爷打算如何应对?”如雪漫到底占着太后的名分,若是强行想要插手朝政,还是会造成一定麻烦的。
林问手指磨蹭着茶杯边缘,意味深长道:“自然是等一个好时机。”
见明王依然气定神清,秦公公放下心来,转而说起其他事情:“小皇帝瞧着有几分聪慧,待长大后恐怕棘手。”
“本王不会给他机会长大的。”林问淡淡道,女主的儿子,自然聪慧。涉及皇位,林问可不会手下留情,埋下后患,小皇帝必死,不过时间早晚问题,就当是为原文中路知瑶腹中未出世的孩子赔命吧。
秦公公最后一点顾忌消散,露出一个放松的笑容。早前和侄儿谈话时,侄儿曾说明王对待孩子特别照顾,闽地孩子不论男女,一出生就可领取一两补贴,五岁前生病喝药王府出资补贴大半,诸如此类的补贴数不胜数。秦公公还真怕明王心软放过小皇帝。
两人又说了些事情,侍卫送来几封家书,秦公公立马眼巴巴地盯着,目光期盼。秦景还在闽地任职,一时半会儿调不过来。
林问有些好笑,接过信封翻了翻,抽出其中一封递给秦公公。
秦公公眉开眼笑,拿着家书起身告辞。
等人离开后,林问翻开厚厚的信封,细细品读,进京半年,闽地变化颇多,长子高了一截,已经开始习武,rou乎乎的小脸瘦了一圈,性子也更跳脱了,到处招猫逗狗,闹的王府鸡飞狗跳。女儿抓周时抓到了一个金元宝,抱在怀里怎么都不肯放下,路知瑶很愁,女儿是个小财迷。
林问一边看着,嘴角渐渐勾起,最后意犹未尽地放下书信,提笔回信,先是叮嘱长子教育不可懈怠,又道女儿喜欢元宝,他这个当爹的给得起,最后关心路知瑶,让人注意身体,不要累着自己。
洋洋洒洒写了几张纸,林问放下笔,望着空荡荡的大殿,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怜,明明有妻有子,却被迫两地分居,过的像个孤家寡人。
这怎么能行!林问撸起袖子,继续处理朝政,早日上位,早日团圆!
两地分居不是好事,林问最怕的就是长子歪了,那事情可就大发了。
第136章
春去秋来, 闽地进入丰收季节。路知瑶忙的不可开交,听闻进京来信,立马停下手里的活,迫不及待拆开信封, 一目十行看完后, 没发现什么急事大事, 又回过头细细品读,喜上眉梢, 看到最后夫君关心自己,笑意更盛。
一旁的侍女趁机拍马屁道:“王爷时时刻刻都惦记着王妃呢。”
路知瑶笑意收敛,让送信的侍卫进来问话。
“王爷在京中可好, 可否按时用膳?身旁可有人照顾?”
侍卫一一作答,最后领了一个厚厚的荷包, 被侍女亲自送出去。
路知瑶再将书信翻看几遍, 望着京城的方向出神, 这种分隔两地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
侍女送完人回来, 又领了一位送信的人。路知瑶还以为是王爷的信,很是激动了一番, 结果一听是承恩公府来信, 立马淡定下来。
这些年承恩公府就像失联了一样,年年差人送去的礼物倒是收了, 然后没有半点回礼,哪怕只言片语都没有。路知瑶算是看透了父亲的薄凉和愚蠢, 心里不再期待, 每年逢年过节送些节礼,仅此而已。
现在几年不联系的人突然让人送信过来,路知瑶当然不会认为是父亲突然想她了, 怕是有事相求。毕竟如今王爷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封地藩王,而是手握重权的摄政王。
送信的人是承恩公府的管事,来时趾高气扬,但见闽地如此繁华,王府气派,守卫森严,已经不敢放肆,老老实实地奉上书信,立在一旁等待问话。
摄政王上位已经半年多了,眼看混的风生水起,翻船的可能性不大,承恩公就眼巴巴地贴上去,结果显而易见,上门几次都被不轻不重地踢了回来。承恩公没法子,就把希望寄托在当王妃的大女儿身上,所以派人不远千里来送信。
路知瑶展开信封,看了一会儿冷笑出声:“父亲真是糊涂了!”路知瑶这些年料理府中琐事,和威远侯府来往密切,知道威远侯府帮着王爷在京中处处周旋,劳苦功高,自家父亲倒好,连外孙出世都没问过一句,现在巴巴地上前讨要好处,还口口声声威远侯府怎样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