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蜜水上来,她摸了摸刘藻的后颈,温声唤道“陛下。”
刘藻靠着她的肩,点了点头,又带着少许鼻音答应“嗯。”
谢漪便扶着她,回到宝座,要她坐下。刘藻却不肯,执意挂在她身上。谢漪便不勉强,一手揽着她,一手端起御案上的蜜水,自己先沾了唇,见还有热意,方喂给刘藻。
她喂的,刘藻最喜欢了,一口一口,都喝下了,直至盏中已尽。谢漪搁下玉盏,问道“好过些不曾。”
刘藻点头,又望着她笑。
她今日当真格外高兴,大臣们都以为是因谢文凯旋,大汉国威张扬,匈奴百年内都无卷土重来的可能。只有谢漪知道,她高兴是因谢文回来,长安的兵权都交到了谢文的手中,也就相当于交到了丞相手中,打了大胜仗,她的威严也更重了。自此之后,天下无人能动摇她的权势。
该准备的都准备了。
谢漪也很高兴,她目光脉脉地望着刘藻,轻轻地抚摸她的眉眼。刘藻依恋地翘起唇角,她开口,声音沙沙的“爱相。”
方才她在人前说出这二字,便已使谢漪心口热热的,此时仅她们二人,再如此唤她,又是不同的风情,谢漪垂下眼眸,面上绯色已染。
刘藻伸手,抬起她的下巴,眼中带着化不开的情意,又道“爱妻。”
第112章
谢漪没有避闪,刘藻唤爱相,她觉羞涩,低垂眼睑,不敢与刘藻对视,可当她唤出爱妻,谢漪的心头更加滚烫,她的脸也红得更加厉害,但她却不曾避开,望着刘藻,低声道“嗯。”
她真美,比美酒更使人沉醉,刘藻迷恋地看着她,泄露出心底的不安“我真高兴。可我又好担心。”
她高兴什么,担心什么,谢漪都懂。临到头来,万事皆备,最怕的便是横生枝节。她拍拍刘藻,欲使她宽心。刘藻还是担忧,她勉强笑了笑,好使谢漪放心。
过了一会儿,风吹动门窗,谢漪见她衣衫单薄,担心她醉后受凉,与她道“我送你回去。”
刘藻摇摇头“你过会儿就走了,不要将光Yin虚度在路上,我们就在这里。”
谢漪哪里放心,早春时节,东风送暖,但到夜间还是寒凉。刘藻白日要迎凯旋的大军,骑着马在日头底下站了许久,故而只着了薄薄一件单衣。行宴又有美酒暖身,自也不觉得冷。可眼下宴过,酒都撤下了,她身上的暖意也散了大半。
胡敖十分尽心,已称得上细致,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他还是会有疏漏,忘了给皇帝添身衣裳。
见她不肯走,谢漪只得哄她“回去,我再陪陪你。”
刘藻虽是醉了,耳朵却还灵敏,她小声地嘟哝道“谢文在宫外等你,我都听到了。”一回来,就与她抢谢相,本来谢相陪她就够少了,她等上数月都未必能有一回。刘藻生气,孩子气就上来了,学着谢漪,道了一句“文儿。”
欲在辈分上取胜。
谢漪哑然失笑,想了片刻,方道“我去嘱咐他一声,好让他先行家去。”
刘藻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愿让谢漪离开她身前,醉眼迷蒙地道“胡敖代你去。”
谢漪无奈,温声劝解“我去去就回,你就在寝殿等我,很快的。”谢文刚回来,骤获荣宠,且居高位,心中必然不安。谢漪要他等在宫外,便是欲与他同乘,路上也好点拨他。眼下她暂且不走了,自是欲亲自嘱咐谢文两句。
可刘藻依旧不肯,醉了酒的皇帝一意孤行,她板起脸,固执道“胡敖能干,胡敖去。”说罢还很担心劝不住谢漪,双手抱住了她的手臂,不让她走。
谢漪见此,便知说是说不通了,只得妥协道“好,胡敖能干,让胡敖去。”
刘藻便十分高兴,迈着虚浮的步子,亲自开了殿门,召了胡敖进来,命他速去宫外,令谢文不必等了。胡敖见皇帝眼神涣散,不大清醒的样子,不敢奉这“醉诏”,悄悄地望向谢漪,见谢漪点了头,他方抬袖,恭敬地道了声“诺”。
留住了谢漪,又将谢文赶走了。刘藻看起来很是得意,但她并未得意多久,很快便显出心虚的模样,低垂着头,不敢看谢漪。她知道,谢相之所以要出宫去见谢文一面,必是有话嘱咐。于是,她又不太安心地道“我赐给他的府邸距相府不远,有话明日说,也不麻烦的。”
谢漪不由莞尔,陛下在她面前真的像是一个乖了太久的孩子,偶尔霸道无礼,无需人责备,自己就已不安。于是她安抚道“无妨,陛下方是最要紧的。”
刘藻的眼睛顿时亮起来。
散宴时就已不早,说了这会儿话,更是夜深。谢漪领着她回寝殿。刘藻脚下轻一步重一步,好似踏在棉花上一般不踏实。她不肯乘辇,说是要与谢相走一走。宫人们苦劝不得,谢漪也只得由她,解下身上的披风,披到她身上。她微微低着头,替她将披风的带子系上。
刘藻被谢漪身上的气息包裹,感受不到分毫冷意。谢漪系好了带子,欲搀着她走。刘藻却执意要与她牵手“我能走得稳。”
她这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