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是摩卡冰淇淋;颜殊很喜欢学校后面巷子的油泼面,但一定要配橘子味汽水;颜殊穿校服的时候喜欢将衬衫的一半留在裙子外面;颜殊不喜欢早起,更讨厌上课;颜殊不喜欢周末的时候去市中心,觉得人太多;颜殊……全部是颜殊。
她的青春里,全部是颜殊。
宋芷林一直觉得,她的人生是黑白的。
她的家在B市旧城区,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胡同巷子层层叠叠,十几平方的小盒子里住着一家几口人,街上满是疯跑的孩子,好好读书在这片地方不是什么荣耀,反倒受人嘲笑。
宋芷林的家里只有一个nainai,父母早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老人家缝缝补补供她吃穿,一路读书全靠成绩好,拿着学校给的奖学金,才能勉强过活。
从小,她的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让nainai过上好日子。
直至她进入市一中读书,成了学生会长,在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中,认识了颜殊。
十六岁的颜殊,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甜。
让她一瞬间头脑空白,再难想起其他。
颜殊对她笑,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等她,长长的马尾一晃一晃,在阳光下特别耀眼,衬衫松松垮垮的扎在制服百褶裙里,裙摆下露出白皙纤细的腿。
她看见宋芷林后,就对她招手,然后跑过来,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喝nai茶,或是讨论莫须有的学生会事务。
宋芷林一开始还能冷着脸拒绝,可是颜殊的笑容却如同热烈的阳光。
她无法抗拒。
她渐渐的感受到颜殊的气息,她本不应该感受到的气息,与Omega的甜腻不一样,是清新的青草的香气,带着微微的冷意,仿佛沾染了清晨的露水,纯净得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触碰。
终于有一日,她伸出了手。
如同夏娃触碰禁果,宋芷林偷食了自己本不应该拥有的色彩,颜殊将她空白的青春涂抹得一片五颜六色,然后,将她留在了原地。
她高考的那一年,颜殊的父母忽然找到了她,两个人西装革履文质彬彬,气质不凡。
宋芷林已经忘记他们说了什么,只记得浑浑噩噩之间,他们像电视剧里一样,将支票往她面前一推,道:“你配不上我们的女儿。”,然后,她再也没能找到过颜殊,颜殊不再出现在学校,也不接她的电话。
她在国外靠打工赚生活费,省吃俭用留下的越洋电话费,但在给颜殊打电话,接听的人永远不是颜殊,永远只有一句。
“殊殊不想接你的电话。”
宋芷林轻轻叹了一口气,除了颜殊,她没有爱过任何人。
她和颜殊过去的爱情,美好得就像是泡沫,在阳光下能折射出所有的漂亮色彩,说是不怀念,是不可能的。
偏偏,它也像是泡沫一般。
只是轻轻触碰,就碎得一干二净。
*
除了颜殊外,宋芷林又通过其他渠道找到了一些知情人,细致的做过调查后,才开始撰写有关季氏集团的第一篇报道。
她早年在A国念大学,实习时做调查记者,顺利进入了著名传媒集团,此后一路顺风顺水,毕业后留在公司工作,做了几个项目都出了成绩,今年终于被调回B市,空降电视部门做负责人。
公司各部门的利益盘根错节,她刚刚回来,位置虽高,手下却没有合用的人。
这系列报道是她回B市后的第一个项目,如果做不出成绩,难以服众,以后的日子就难过。
况且,电视部门的负责人卸职后,这个位置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办公室里成日暗流汹涌,部门里四个小组的组长都心怀希望,以为自己有了上位的可能性,没想到总公司从京城调来了宋芷林。
原本还想着闹一闹,无奈宋芷林一张漂亮的履历,从实习经历开始便无可挑剔,作为主导人负责的项目更是成绩斐然,让人除了嫉妒还是嫉妒。
宋芷林刚到电视部门时,这群人本是有些计划,要让她吃些苦头的,没想到她刚来便恩威并施,将人治得服服帖帖,接着又接下了颇有关注度的项目,为了饭碗和奖金,他们也不敢再造次了。
只是经过了这一轮,宋芷林不放心将报道交给别人,自己先做了第一篇,在《今日财经》上刊载后,她才放下心,开会将计划书布置给下属,让他们去做剩余的工作。
这几天宋芷林一直加班,每日早出晚归,不知看过了多少CBD区夜晚的灯光,那些闪耀的霓虹如同星空,映在空旷的办公室。
有时候,宋芷林觉得很疲惫,不过,想到她回国时,将住了半辈子棚户区的nainai接进公寓时,nainai热泪盈眶的样子,便觉得吃这些苦都是应当的,不该想任性休息。
她偶尔想起颜殊,在撰写报道的间隙,想跟她说些什么,打开手机看见颜殊的头像,却迟迟无法在对话框里打出一行字,心里全是那日颜殊离去的背影。
颜殊同样没有联系她。
《今日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