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头大马,陆烁一跃上去,人笔直的坐在上头,腰杆挺直,显得威风凛凛。
公子如玉,俊美的容颜与大红的喜服相互映衬,使得阳光下的陆烁,好似能闪闪发光一样。
随后,周茂孙哲等一同去迎亲的几位亲故也都上了马,一行人这才挥别了亲友宾客们,缓缓出了陆府,沿着东大街向袁家的宅子里走去。
袁家和陆家都是大族,地位非同一般,况且陆烁乃是今科探花,又有惠崇帝亲自下旨赏赐,因而陆家迎亲的队伍刚一出府,便吸引了一大批围观者。
那人山人海的架势,比起御街夸官时也不遑多让。
无怪乎有人将“成亲”称作小登科了,可不就是如此吗?
因时间还早着,陆家的人半点也不急,陆烁骑在马上,挺直了身子骨,随着马儿行走一点点的晃荡。
那挺拔的背影,俊美的容颜,显得比平日更亮眼了几分,引得许多女子纷纷望过去,目带红心。
只不过,这新进探花郎还没捂热两天,便直接娶了她人,不知道有多少妙龄女子要在今天伤透了心。
两家宅邸并不远,哪怕一路行人拥挤、队伍走的缓慢,但不到一个半个时辰的时间,陆烁一行人就到了袁府府门前。
此时的袁府朱红色的大门紧闭,府内静悄悄的,直到迎亲的队伍在府门前停住,陆烁也下了马,里面才传来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终于有了些动静。
这场景临来前白叔便与陆烁说过,正是所谓的“拦门”,新郎需奉上红包,yin诵催妆诗,得到允许了才能进到新娘家里去。
此举乃是古制,用以敲打新郎,显示女方家对新娘的重视。
陆烁及同来的几人知道此礼,也不耽误,从容下了马,走到袁家大门近前,果然听到里头有女子的说笑声传来,笑嘻嘻的问陆烁索要红包。
陆烁忙亲手奉上红包,待到里头的人满意了,这才止了动作。
这时里头又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只听一人笑道:“新郎官乃是今次科举的探花郎,学问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好,这催妆诗自然也做得差不到那里去!今日你可得好好说上几首,什么时候我们满意了,什么时候才能放你进去,让袁姐姐跟着你回去……”
这要求并不过分,陆烁也早有准备,立刻应了声是,yin诵起来。
只听他念到:
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
催妆既要裁篇咏,凤吹鸾歌早会迎。
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莱顶上来。
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yin的乃是唐朝何光远所做的一首催妆诗,极为的有名,也传诵虽远,几乎大齐每一次迎亲时,新郎官们都会用上。
袁家的人自然也知道,明白这是规矩,就笑道:“不算不算,前人yin惯了的诗,大官人须重新选一首才是!”
闻言,陆烁也不犹豫,他临来前早就准备了许多,为的就是这个场景下不出错。
他又紧跟着yin道: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
少妆银粉饰金钿,端正天花贵自然。
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
又是一首催妆诗出来。
里头的女眷们却又嫌不够,加之时间尚早,尚未到吉时,自然不肯轻易放过陆烁,又连连吵闹着要他yin诗。
大喜的日子,陆烁有求必应,一首接着一首,有他准备的,也有一旁的周茂等人帮着想的,足足yin了七八首,才终于被允许放行。
☆、第459章 大婚(下)
袁府朱门大开,正中央放置着一张长条香案,香案正前方站着袁仲道以及袁家其他男丁,两边仆从规矩的侍候着,至于方才拦门的女眷们,则早就不见了踪影。
看见眼前这阵势,陆烁不敢耽误,忙提起衣裳下摆,几步走上前去,在袁仲道面前跪下了,规矩行了个大礼。
待到袁仲道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陆烁才从身后白叔的手中接过一对大雁,亲手交到袁家人手上。
这对大雁十分的肥硕,看着傻乎乎的,一身深灰色的羽毛油光噌亮,乃是几日前陆烁亲自围猎得来的。
以雁为礼,这是古代重要婚俗之一。
《仪礼》中将其称之为“奠雁”。
只因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寓意着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与婚礼正为相宜。
陆烁乃是袁家的外孙,这桩婚事又是两家心甘情愿亲自敲定的,袁仲道等人自然不会过于为难陆烁。
庭训一番之后,眼见吉时到了,袁仲道便直接吩咐身后的管事,将后院的新娘及伴娘送亲太太请出来,准备着上轿了。
此时乐声响起,袁文懿身穿大红凤冠霞帔,头上盖着鲜红的盖头,在伴娘和送亲太太的搀扶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