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是想让二哥指点我几句,我自己在这边扑腾了一点小生意,其实就是倒腾货,我在村里收山货,然后去县城卖,挣个差价。我想做大,一是我自己忙不过来,雇人吧又信不着,而且利润其实也不多,我也舍不得,我俩儿子呢,得给他们攒钱啊。”
“老二,都是自家人,你也别藏着掖着,有啥法给想想。”叶老爷子发话了,“大树和小红这儿有三个孩子呢,肯定不能去广东。”
他们也合计过,大树两口子去广东进厂子挣钱和他在这边做小生意其实相差不多,他们留在家还有种地,而且主要是三个孩子真离不开手,给谁带呀,老爷子年纪大了,肯定管不了。
叶爹喝了口茶水,“那我就说说,你随便听听,做生意就得先投入后产出,空手套白狼的事儿很少能遇到。”
沈大树点头,“二哥您说。”
“你做农副产品的生意,知道它利润少,你价格定太高,人家不买你的,所以你想挣钱就得走量,走量靠你自己肯定是不行,你不愿意雇人,可以做代理,一个村子的山货你交给一个人收,然后你稍微高出一点的价格从他手里收,这样你只要把好质量关,然后结账就可以了,如果每个村子都有这样一个人的话,不是省了你好事儿了么。然后你把货弄到手了,最重要的问题是卖,你只有县城一个销售点肯定不行,你要想做大生意,就得打入市里,最好能在市里的农贸批发市场拿下个摊位,再做其他省市,这样慢慢辐射开,生意自然就做大了。”他虽然没有做生意,但他有做这行的朋友,人家就是这么发展的,而且已经成功了,所以他也是照葫芦给妹夫画瓢。
沈大树感觉前头的道儿都亮堂了。
这就是所谓的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也可以说成,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啾~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叶爹最后不但出了主意, 还借了两万块给妹夫,当然是打借条需要还的那种。
他们这次回来带了五万块现金, 路上花了几千,剩下的都在呢。
带这么多现金是怕有啥急用,到时候找不到银行麻烦。
叶爹给出的主意其实很有可行性,但想在短期做起来, 必须有大投资,叶姑父手里的钱买了三轮车剩的不算多, 想去市里买摊位是不够的。
叶爹也看出他的为难,主动借的,因为叶姑父只需要帮扶一把就能自己起来,而不是那种攀附型的。
老百姓有句老话讲救急不救穷, 就是说可以在别人有急事儿的时候搭一把手,但是不救济那些长时间贫困的, 因为后者多数会把救济者当成救命稻草紧紧抱着, 如果你不管他了, 很可能就升米恩斗米仇了。
两个包子在这边玩的挺开心的,村子里的孩子们可能是家长告诉的, 反正都挺让着他们的。
也可能不是,叶冰看到汤包和他爸要车钥匙, 然后谁和他们玩的好,俩包子就让谁上车坐坐。
楚喆觉得俩包子随他,太聪明了,懂得利用自身优势, 是做生意得料子。
叶冰:心眼馅包子。
可是再开心也有结束的时候,两个包子还得开学呢,楚喆和叶爹公司也有事情,他们定下两天后就回去。
他们开车去市里做飞机回去,车让保镖们开回去。
“红花三村的群众注意啦,红花三村得群众注意啦!下面播送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今晚六点在村委会集合,六点集合,有好消息通知,再播送一遍…”
在家里或是在树荫下乘凉的村民都侧耳听到了村里的广播喇叭,然后议论纷纷,不知道有啥好事儿。
“你说能有啥好事儿,是不是有化肥指标了?”
“要是不用交水费就好了。”
“少收点公粮更好。”
……
其实这个时候老百姓真的挺苦的,不说要交公粮,种地还有各种税,就连水稻田灌溉也是要交水费的,还有化肥有时候也买不到,得村委给开票。
一年到头汗珠子摔八瓣儿,手里剩下的钱并不多。
想赖着不交费用根本不可能,不是说没有胆子大的,而是交完公粮之后,国家会发放一部分补贴,但是这钱不是交给个人的,直接转给村委会,然后村里会把你欠的各种欠款先刨去,剩下的才会交到你手里,想欠钱都没机会。
但正如马村长所说,老百姓生活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很多了,其中一条还能和楚喆扯上点关系。
就是钾肥,察尔汗钾肥基地是楚喆派人发现的,之后又出资建设和国家共同开发,他们公司占有35%的股份。
不过因为技术条件限制,探测量巨大,但是开采量并不是特别多,依然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之前百分之八十多要进口,现在下降到百分之四十以下了。
有个好处是钾肥市场国家可以控价了,不用进口国家开价多少我们都得买了,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华国的很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