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是领头的,总要小心些!
和老太太、小吴管家商量了在十月初的时候再去一次,今年就不去了。在家的这段时间,小吴管家就多花些工夫在养殖场那边和唐记食铺的采买事情。
唐记食铺的生意不错,每天都要在外头采买不少原材料齐家两口子和宋掌柜两口都忙得不行,采买的事是继祖抽空去做。继祖观察了一段时间,选了几家给铺子长期供货,齐大爹提前把品种和数量告诉他们,定了时间他们把材料送来,继祖每十天跟他们结一次帐。
不过继祖还是不太放心,吃进嘴里的东西,一定要干净新鲜,病死的也不能要。继祖没那么Jing力去管,食铺的几人一忙难免疏漏。所以继祖就让小吴管家管这事。
养殖场那边继祖去过几回,人家够努力了。可惜在一个没有猪饮料的时代,喂大一头猪没个十来个月没戏。继祖只好让他们在鸡啊鸭啊上面下功夫,鸡鸭长得快些,四五个月就可以了。
京城邱家内院二房,二少nainai正午歇,迷迷糊糊听到外头有人说话。
“铃儿,什么事?”
铃儿掀了帘了进来:“二少nainai,刚才大少nainai打发人来请,唐家来人了,叫你快去。”
“哪个唐家?做什么叫我去。”
铃儿一听,无奈地扶二少nainai起来,嘴里说着:“哪个唐家?就是你娘家那个唐家。可想起来了?”
铃儿比二少nainai小两岁,是二少nainainai娘的女儿,两人一起长大,铃儿一家又是二少nainai的陪房,情分非同一般,两人有时互相打趣。
二少nainai清醒了:“我娘家,我娘打发人来了?快,快去。”就要出门。
铃儿拉住,叫小丫头打水进来,又给二少nainai梳头换衣,三两下收拾好了。
铃儿跟着二少nainai到明春堂时,大少nainai和三少nainai都在,下面坐着个年轻的媳妇子。瞧着眼生打扮倒也体面。
二少nainai也是一愣。大少nainai招呼二少nainai坐下。那个媳妇子已经站了起来,等二少nainai坐定,便规规矩矩地二少nainai请安:“奴婢给二姑nainai请安。奴婢没见过二姑nainai,不过二姑nainai和太太一模一样,奴婢一眼就认出来了。”也因这个刚才才没闹笑话。齐婶子和齐管家投了贴子拜访,大少nainai是当家nainai,在是应当的。不大会儿进来一人,看打扮,齐婶子差点就请安叫姑nainai了,细看跟太太一点都不像,生生压住了。只听邱大nainai叫她三弟妹。齐婶子还奇怪了,嫂子娘家来人,弟妹来凑什么热闹?后来晓得缘由了,不由的叹一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少nainai便问:“这位婶子看着眼生,不知你是?”
“回姑nainai,奴婢夫家姓齐,我儿叫齐大,老太太都唤奴婢齐大娘。”
“原来是齐婶子。”二少nainai说。
“可不敢当姑nainai一声婶子。”齐婶子赶紧说,又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封信给二少nainai。二少nainai一拿到信就想马上拆开,想到这是大少nainai管事的明春堂,到底忍住了。
“大嫂,三弟妹,你们坐着,我先回去了。”
邱大nainai便说:“去吧,知道你挂念家里。”
回二房的路上,二少nainai听齐婶子说齐管家还连人带车等着,便让铃儿叫她爹去照应。
唐记食铺的生意银很好,继祖让齐大和齐丫都去食铺做事。齐丫得了她娘的真传,调味比她娘还准。齐丫是个年轻女子,继祖就让她轻易不要去前面,前头是宋掌柜两口和新请的两位大娘在。齐大就管采买。因小吴管家要常去西北,齐家两口子就回唐家做管家了。这次齐家两口子进京去二姑nainai送礼,继祖本想让小吴管家两口子来的,后一想,吴婶子也有大半年没见着儿子了,此次去西北是今年最后一次去了,干脆让小吴管家两口子一起去。若不是李嬷嬷年纪大了,都想让李嬷嬷一块了。二少nainai这边就齐家两口子来了。
回二房后,二少nainai一边看信一边拉着齐婶子问个不停。nai娘笑着说:“少nainai,你先放齐姐姐去休息休息吧,齐姐姐又不是马上要走,不急于一时!”
二少nainai想想也是自己太着急了,就让铃儿带齐婶子下去休息了,nai娘留下来陪着二少nainai。
nai娘见二少nainai看了信后一直发呆,轻轻点了点二少nainai的肩膀:“小姐,想什么呢?刚才齐姐姐不是说家里一切都好吗?”
可不是一切都好!老爷的差事顺当,家里有了稳定不错的进项,母亲如愿生了儿子,嫡亲妹妹订了亲!
齐婶子带来的信里,有好几页,老太太、太太、妹妹,都写了些。二少nainai想的是太太写的内容。
太太写了几句关心的话,余下大部分都是儿子。说她嫡亲的弟弟可机灵了,让她多帮衬些,以后全靠这个弟弟了!
二少nainai不晓得说些什么。才几个月的nai娃娃,翻身都要大人帮忙,怎么看出机灵的?帮衬?怎么帮衬?一个在京城,一个在蜀地!依靠吗?等那个nai娃娃长大,自己的儿子都大了!
又再读三小姐写的。三小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