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嫡子。所有她的事都是蒋嬷嬷亲自办的。便是林姨娘在,都是远远地给三小姐打下手。
老太太看蒋嬷嬷着实辛苦,便让李嬷嬷去搭把手,当然不能让太太知道。
不知三小姐和蒋嬷嬷真心信任还是做做样子,至少表现得很亲近。三小姐还抽空给继祖做了个荷包。继祖很给面子的当时就戴上了。
三姐曾问过二小姐,为什么不一家人都跟着唐老爷去,府里还是唐老爷为大,比庶弟当家的好。二小姐叹气。
唐老爷降级到西北,小小县丞分到一小院子,两间正房连个厨房也没有。唐老爷住了一间,老管家和孙子住了一间。老管家在屋檐下搭了间灶烧水做饭。这么样的房子怎么住得下唐家一大家子?若另租房子不说花费,一被贬小官拖家带口的未免太招摇了。
还有一原因,二小姐不好说,就是三小姐年纪大了该说亲了。到那西北小县,难道给三小姐在那穷乡僻壤说亲吗?以后唐老爷任期到了,是走是留说不准,怎么能把三小姐独自那里?
继祖在老太太屋里呆了会,逗了逗六小姐,实在无聊,便出门转转。除了太太屋里的,大家都在老太太屋里。老太太眯着眼睛教几位小姐做女红。女眷们一路上都在做这些。车上晃动就打络子,晚上住店就刺绣。林姨娘女红不错,不守太太的时候就教小姐们。三小姐得空了也一起学。
继祖想劝,便是要学,也不急于一时,白天赶路很辛苦了。想了想,算了由她们去吧。女眷们很忧心,总担心回了老家就要吃糠咽菜了。有点事做也好,省得胡思乱想。
继祖在街上乱转回忆李嬷嬷给他说的唐家老家的情况。老家梅县距京城快马的话四五日路程。因为太太不能快了,如今也不过走了一半而已。
唐家在梅县下面的一个叫桃花的镇上。又是梅又是桃花的,听着倒美。桃花镇不算穷,山清水秀地势平坦,离县城不远。唐家在桃花镇是大户,族人众多,现在的族长继祖得叫声三爷爷。
唐家为了唐老爷读书方便,在唐老爷十多岁时就搬动县里。唐老太爷和老太太经营有方,镇里县里都有产业,在不远的村里还有两百亩地。小管家先回去修理镇上的老宅。老太太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住镇上好些。一来镇上族人多有个照应,二来县上的宅子租出去了,一时收不回来。
第三章
老太太说回镇上可得到族人庇护,继祖有些不解。我们家不是因为被贬不得不回乡吗?族人还不得笑话我们啊?
老太太回李嬷嬷相视一笑。
老太太说:“你呀还是年轻了。皇子和重臣造反之事,朝廷压着都来不及,哪会往外传?京城里品级不够的人家都不知道。我们知道是因为你父亲牵涉其中。你看我们走了好些天,一路可曾听过这事?“
继祖细一想,可不是,一路上不管是吃饭住店歇脚,都没听到他人议论那事。还当是原来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老太太接着说:“再有,我让你采购的装了一辆车的那些东西,就是用来压阵的。”老太太笑着说完,李嬷嬷也笑了出来。
继祖想起来了。之前准备的时候,老太太特意嘱咐买些富贵的衣料首饰。当时不懂,买那些个华而不实的物件做什么?看着好看用着不舒服,价格也不贵。原来是拿来唬人的!
继祖抬头看到老太太和李嬷嬷都看着他笑,有些不好意思。
“还是祖母想得周到。我去外头看看。”
桃花镇外头,从北方过来的大路旁边有个茶棚,小吴管家守了两天了,主家差不多该到了。
小吴管家带了媳妇先回老宅打点。先带了礼拜访了族长,说老爷外放了,老太太想老家便带了家眷回来,自己先回来收拾,等老太太太太少爷回来了,再给族长请安。族长瞄了眼礼盒,让小吴管家有事尽管说。小吴管家恭敬谢过。
临走前老太太就说了,家里下人都不带了,让小吴管家在老家看着买一两房人。这几年老吴管家没管事了,小吴管家历练出来了。很利索的买人修房打家俱,还抽空到县里的铺子和村里去打了招呼,说东家要回来了!
小吴管家算着人该到了,就带了新买的小子来守着了。
小吴管家喝着茶,就听小子说:“管家,北边来了几辆车,您看看是不是老太太他们?”
小吴管家赶紧走到茶棚外张望。马车看样子像是从京城来的。车上只有车夫,车外跟着的护卫是镖局的,小吴管家也把不准是不是唐老太太一行。
待车子走近,打头的一辆车帘子被掀开,一少年笑着说:“吴叔,你好啊!”
小吴管家便笑着上前:“少爷,你们可算到了,老太太太太们呢?一路上可还顺利?”
继祖跳下马车,小吴管家上前扶了下。
“都顺利,老太太和太太们在后头的车上。”说着往后头的车走去。“祖母,吴叔来接了。”继祖本和老太太一车的,可是受不了两个老太太一直回忆过去,干脆和行李挤一块。
李嬷嬷掀开帘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