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不可想象。
无可置否的,普莱瑞思心动了。
但她明白,银行账户里只剩下四位数的她并不能给梅丽尔想要的答案。
离投入她全部身家的《阿凡达》上映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四位数的积蓄光是宣发电影所需的来回机票都支撑不了,更何况是要靠这些钱在高消费好莱坞活大半年的她。
下部电影,拍什么都不能再拍文艺片了。
咬了咬牙,普莱瑞思说。
“很抱歉,斯特里普女士。我短时间内,并不打算再拍文艺片了。”
“哦?”梅丽尔的语气里带着些许遗憾。
但很快便又恢复了心情。
“虽然有些冒昧,不过我是否可以知道你下部电影是什么类型。”
“商业。高票房的商业。”普莱瑞思答。
**
《走近伊拉克》的院线定档定在了圣诞节后,网络先于院线发行,网络发行的一周后,北美、欧洲、亚太同步上映。全球一共有92家院线负责宣发。
出普莱瑞思意料的,亚洲最快接纳《走近伊拉克》的竟不是亚洲电影业最为发达的日本、韩国,而是一向对引进电影有严格标准的中国,并且中国驻伊拉克领事馆表示愿意为《走近伊拉克》免费贡献12家院线用作《走近伊拉克》在中国的宣发。
向杰瑞咨询后,普莱瑞思顺理成章的接纳了中国的好意。
将网络订档时间和全球上映时间公布后,普莱瑞思便开始为电影的宣传奔走。
首先是推特。
与联合国接洽过后,他们表示愿意为普莱瑞思推广。
“《走近伊拉克》将会于2010年1月初于网络上映,一周后将会在各大城市的中心院线上映,院线上映索得将全部捐献给战区人民。您的点击与转发就等同于多让一个人看到这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人、常年生活在防空洞、人均活动地区不足一平方米、每日听着炮弹醒来、每日听着轰炸而息……《走近伊拉克》带你体会真正的战争。”
各国主流媒体也闻风而动。
与先前的《太阳报》、《电影周刊》不同,这次来采访的记者多出了许多新鲜面孔,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国主流媒体。
“5美元的票价,10个濒临饿死孩子的救命一餐。”——《泰晤士报》
“利润为0的良心之作,唤醒人类良知。”——《自由主义报》
“用生命拍的作品,真正的反战电影!——带你走近战地记者的伊拉克世界。”——《今日美国》。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来自《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评论。
在这条评论被转载到网上的第一刻便被迅速置顶,原因无他,就因为撰写这条评论的是玛丽·科尔文——本世纪最负盛名的战地记者——那个从斯里兰卡到前南斯拉夫,从伊拉克到利比亚,号称哪里有战场,哪里就有她的身影的传奇女性。
“我们的使命是准确客观地报道战争和灾难,我经常会问自己,我写出来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得冒生命的危险?”
“我为什么要报道战争?在过去几天里,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并不是典型的战地记者,因为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我想告诉人们战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几个世纪过去了,战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战场上依旧炮声隆隆,血rou横飞;战场外妻离子散;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
——尽管时至多年,普莱瑞思依然记得这些前世科尔文的名句,这些注定写入史册的人生笺言。
科尔文对于《走近伊拉克》的发声无疑是将《走近伊拉克》的热度又推广到了又一高度。
几乎所有人都记住了这句话。
“The real war.”
真正的战争。
第80章
斯皮尔伯格去看了好莱坞场的点映。
点映地点位于圣莫尼卡海岸旁的电影院内。
看完之后, 久久未言。
这是与他当时在电脑上看的两种感受。
大银幕的质感让他更容易的捕捉到一些细节。
晚风、沙粒、碎片……
这些在往常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东西放到了大银幕上竟有一种别样的风韵。
斯皮尔伯格并不能准确描述这种独特的美感审阅,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描述的, 那就是真实——与往日都不同的粗犷的美丽。
看完电影, 回到家中。
斯皮尔伯格将票根夹到了笔记本里。
合上的那一刻, 他突然在票根的角落瞄到一行小字——“本片所有院线票房将全部捐给伊拉克难民。多谢观看。”
字很小,只有小小一行, 但是却令斯皮尔伯格想了许多。
从他执意要让普莱瑞思商业起来开始, 一直想到了《走近伊拉克》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