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觉得很好。”昆丁挑了挑眉。
“........你是认真的吗?”大卫·芬奇不可思议的问。
“当然。”昆丁回答。
“这部电影首日的IMDb评分不过4.6.......”
“那是因为打分的里面像你一样没看完就跑的傻蛋多了。”
“要我说,IMDb真应该立马把这部片子塞入前250。”昆丁面不改色的回答。
“........”傻蛋·大卫·芬奇表示越来越不懂自己的小伙伴了。
大卫·芬奇手里的电影杂志吸引了昆丁·卡lun蒂诺的注意。
明晃晃的评《走近伊拉克》的标题顿时吊起了昆丁的胃口。
看着大卫·芬奇挑了挑眉。
心领神会的大卫·芬奇递上了手中的杂志。
然而没过多久,便瞧见昆丁黑了脸。
随即,昆丁愤怒的将杂志归还给了他,拿出了手机。
“........你要做什么?”大卫·芬奇问。
“谴责。”昆丁·卡lun蒂诺答。
于是下一秒,大卫·芬奇见证了昆丁登录了他从注册至今从未亲自上过的脸书大号,强烈谴责了无良报刊........
《走近伊拉克》的超低评分堪称威尼斯之最。
就连远在好莱坞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听说了此事。
稍加思索,詹姆斯·卡梅隆便登上了自己的推特大号,发文道。
“我在《走近伊拉克》还未入围威尼斯电影节时便有幸看过初剪版本。
这是一部极赋时代意义的电影作品,打破了我们往常所认知的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分界,在电影史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实验意义无与lun比。
但同样的,故事发展缓慢、叙事镜头语言颓长,这种近乎苛刻的纪录片形式为了与故事片融合必定会舍去一部分观赏效果。
这是缺点,也是优点。
在舍弃大部分“喜欢爆米花”观众的同时,留住了那些真正喜欢“电影艺术”的人。
这是电影人对于电影的全新尝试,亦是我们当代电影人对于电影的眺望与反思。
这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创新与变革值得我们任何毫不吝啬的掌声。
但是受众不接受,也是必然。
曲高和寡,莫若于此。”
詹姆斯·卡梅隆的这篇推特在发送后瞬间引爆了全网。
最后一句“曲高和寡,莫若于此”简直戳中了所有文艺青年的心窝。
致力于文艺片创作的伍迪艾lun更是发文支持普莱瑞思,并表示她不需在意评分如何、票房如何、因为艺术本就是不可用当下的任何数字计量的,时光对于优秀作品的抉择总有自己的那一套,就像如今电影人入门必看、当年却口碑甚差、票房潦倒的《公民凯恩》。
有了詹姆斯·卡梅隆以及伍迪·艾lun的先例,一群好莱坞导演也纷纷开了口,为《走近伊拉克》洗白。
在两位好莱坞著名导演的加持下,《走近伊拉克》迅速攀升为年度文艺青年必看的电影之一。
更有甚者,由于威尼斯首映的关系,《走近伊拉克》暂时只能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特定影院才能观看,于是文艺圈里都开始流传一种崭新的炫耀方式。
——“我看了《走近伊拉克》,没错,就是那部只能在威尼斯看到的《走近伊拉克》,不得不说,感觉好极了。”
在种种炒作下,首周下来,《走近伊拉克》的票房也已与《黎巴嫩》持平。
而IMDb的评分则是《走近伊拉克》暂时领先,一来是因为首日的评价两极导致不喜欢这种类型的观众都没有继续关注这部作品,余下的都是喜欢这种文艺至死风格的,二来是因为《走近伊拉克》确实在其先锋性已经实验性上略胜《黎巴嫩》一筹,更受专业影评人、电影人的青睐。
在这么多年的影片风格积累中,大家似乎都已经默认了欧洲出哲理片、好莱坞出商业片、苏联出实验片,而如今,这么一部如此“先锋”如此“实验性”的电影竟出现在了欧洲,并且与俄国电影人只专注“实验”而忽略“内涵”不同,这部片子是“哲理”与“实验”的并济,是欧洲难得一见、世界难得一见的“纯粹艺术电影”!
这样一部纯粹的、不受任何因素干扰的“艺术”电影,在当今大片崇尚视觉轰炸的商业电影中显得何其可贵!
影评人都疯了!
他们愿意为《走近伊拉克》奉上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美妙词汇!只要能让这部片子传下去!看下去!
于是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已金钱为计量,高诵着卡洛斯·皮科尔的深情描述——
“文艺至死!风格长存!”
第78章
李安拿着新一期的报纸走入了放映室。
委员们都已经在室内等候。
将早上印好的纸条都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