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独自带着刘玲。面对一段新的感情的到来,她会慎重、慎重再慎重。更想不顾一切地推开。她睁开眼睛,决定跟杨飞解释清楚。
她说,你一个人带着儿子一定很辛苦吧?其实我也有同感。
杨飞说,当然啦!我很希望再成家,那种感觉真的很幸福。
她说,有机会我帮你介绍一个好了。
杨飞说,不要。我有合适的,就是你。你知道的。
她说,我不行。哪儿配得上你?再说我还没有要成家的愿望,我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杨飞说,我特别希望和你生活在一起。
她说,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我可以很好地照顾你儿子。以后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别客气。
杨飞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双目注视着前方。他们很快就回到了小镇上,这里依然很热闹。大街小巷中,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她不需要杨飞用车将自己送回家,在一个十字路口她并下了车。然后花了不到十分钟就走到自己家门口。在门外,她听见母亲在说:这孩子太可怜了。先是死了妈,现在又死了爸。她听到这句话,并知道刘冲出事儿了。嘭嘭嘭、、、她急促地敲着门,门被父亲打开了,一家人都在。刘玲坐在沙发上低着头,像是在为刘冲的死默哀。这件事情,太突然了,她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心想,一个大活人,怎么就一声不吭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了呢?如果不是她领养了刘玲这一事,刘玲将彻底成为孤儿。
她问道,怎么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母亲说,刘冲昨晚出车祸死了,车轮从他的身上辗压过去。太可怜了,上午刘冲的婶婶到我们家报的信。玲玲这孩子自从听到这个消息就一直坐在沙发上发呆,到现在也没见她动过。不会是被吓傻了吧?
她说,节日期间怎么就发生了这种事情呢?
父亲说,发生了这种事儿谁也不情愿。初五举行葬礼,你把孩子带去为刘冲送行。毕竟孩子是他的后人。
他们在平淡而悲伤中度过了这个春节。初五的那天,她和刘玲稍做准备就去了刘家。刘冲虽然一生贫穷,可前来为他办丧事儿的人却很多。前来参加其葬礼的人也不少。妻子和继子继女显得很悲伤,从此她们就失去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依靠。刘玲面无表情,也无语。也许刘玲还小,并不懂得死亡的真正意义。也可能是刘玲对父亲没有多少感情,对父亲的消失没有什么感觉。丧事在一步一步地进行中,继子和继女渐渐都哭出了声音。可见刘冲生前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可刘玲依然无语,手一直拉着她的衣角。直到丧事儿办完了她们才离开。
她们手牵着手行走在乡村小路上。这个春节假期,她们一部份时间在悲伤中度过。虽然已经是春天了,空气中却找不到一丝暖意。她是在为刘玲担心,一直以为刘玲以后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去。当初,她觉得刘冲的经济条件太差才决定收养刘玲的。等到刘冲的经济条件好转以后,刘玲并会得到失去已久的父爱。可能,刘玲命中注定父爱薄弱。她心情沉重地,带着刘玲向小镇上的家中走去,路过韦村,也没有兴致停下来看看。她对韦村,有着说不清的感情的,毕竟是在那里长大。只是环境有些灰暗而已,她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充满阳光的。如果是,那她就不是现在的她了,温室娇花和山野中的花有本质上的区别。她完全有资格为她的人生经验贺彩。从刘家到小镇有十几里路。二十岁以后,她就没有走过这么多的路。这次的行走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追忆。她们用了两个小时才走完这些路。已经是傍晚了,她们都是饥肠辘辘的。回到家,一桌子可口的饭菜早就准备好了。一家四口坐在桌旁吃起来。此时的刘玲行为和行动显然比在刘家时要洒脱。
父亲问道,看你们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在刘家没吃饭呀?
她说,爸爸。我们是去参加葬礼,在刘家哪吃得下。回来才觉得肚子饿。
母亲说,刘冲的妻子和继子继女以后可怎么办?
她说,不知道。以我看她们没什么生存的本能。顶梁柱断了,天可能要塌下来。她们的事儿我们就别管了,村委会会处理的。目前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刘玲,我们是她的终极靠山。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悲伤渐渐退却。她和刘玲回到了幼儿园,在那里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虽然家就在小镇上,可回家的次数却很少。双亲经常到幼儿园看望孩子们。亲人们经常相见,刘玲能清晰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无疑是幸运的。很长时间以来,刘玲虽然是一个外来者,却渐渐与这个家庭微妙地融为一体。
她在幼儿园里,经常能够见到杨飞。他们双目相对,无语,互赠微笑。杨飞仍然每天给她发短信。通过这些短信,她也越来越了解他。成熟、稳重、奔放。三十岁的她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也算是高度成熟了。对于杨飞的穷追猛打,她会深思熟虑,对感情上的事已经不太感兴趣。觉得那是以后的事情,这段时间时常会想起登卓、龙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她开始恐惧他们。龙泰的条件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