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可是不多见的事情,老爷的房间经常彻夜烛光,批文到天亮,一天能有两三个时辰的睡眠就十分难得了。
如今,一切都变了,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最近,宰相大人的心情十分不错,命潘安在上京城城西琉璃厂淘来一些古玩字画,每日细细研究起来,宰相大人眼睛不好,潘安便从来上京城做生意的西域客商那里购买了一副放大镜。
宰相大人初拿到放大镜的时候,眼神是疑惑的,表情是Jing彩的。
潘安笑着示范一下使用方法,轻轻递到老爷身前。
潘春伟皱着眉头,一手正襟拿起放大镜,向着字画之上一照,从这奇怪的玩意看去,确实清晰不少。
潘安明显看到大魏国权倾朝野的宰相大人浑身一颤,被吓到了,以往这些从西域流到中原的新鲜玩意都被宰相大人视作奇yIn技巧,上不去台面,如今的宰相大人在慢慢改变,从细微之处。
轻轻咳嗽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宰相大人脸上的震惊被压下,随后一阵黯然,将放大镜放在桌子上:“陈贤的眼睛不好,若是有了这小玩意,读书会方便不少。可惜,即使他活着,也买不起。”
潘安知道老爷的胸襟,也知道玄武门事变之后,已然心灰意冷。这种心灰意冷无关与本身,而是关于他人,陛下驾崩,陈贤暴毙,夏侯襄阳战死,徐骁不问世事,他们那一代的人走得七七八八了。本该流传千古的夏侯大将军自污名声。这对潘春伟的打击极大,多年的坚持和奋斗,突然没了立足点和归纳处。辞官回乡成了最好的选择。
所以,在归隐的最后一刻,潘春伟向越发陌生的女婿赵硕举荐了三个人,一个是湘西当县官的林乾毅。一个是辽东做县丞的书生,还有一个是洪秀瑜。并且对三人进行了点评,犹豫半天,在离开御书房之前,潘春伟开口说道:“三人虽然年轻。但皆是栋梁之才,必将为大魏繁盛添砖加瓦,当然。当杀之时必杀。不过,以后陛下应仁慈。若能留下三人一命,最好还是留下一命。”
以往宰相大人只会说前一句,不会说后一句。他也早已将对赵硕的称呼变成了陛下。
了却了身前事,宰相大人便半归隐了,闭门谢客,研究古玩字画。
朝廷未有圣旨下达,是宰相大人自己将自己罢免了,若是坚持,硕大朝廷之上谁能动宰相分毫?即使赵硕也不行。
潘安还惊奇的发现,书房内那一株临近干枯死亡的海棠竟然起死回生,越发肥嫩了,细细想来心中顿时了然,肯定是不准闲人进书房的宰相大人亲自浇灌过了,这在以往也是不得了的事情,繁忙的公务可是不会给老爷一点闲情雅致的空闲时间的。
匈奴未灭,西凉未平,大魏国依旧千疮百孔,诸多不足之处,潘春伟为天下忧乐的毕生愿望还未实现,但是宰相大人却了然无牵挂了。
多少风流人物舍不得权势,但是宰相潘春伟却可以毫不拖泥带水的从朝堂最高处退下来,这比大多数人都风流太多。
比起越发的悠然自得,潘安看到老爷和少爷的关系愈发亲近,更是可喜。
以往在少爷潘仁美的眼中,宰相大人是洪水猛兽,是雷池灾难,见了就怯懦,不见也心惊,光是想想就小腿肚子发颤。
少爷的改变略早,是在西凉王闹了宰相府之后,虽然没有变成认真勤勉、刻苦自律的好青年,但是以前一些陋习也被他有意摒除了。
特别是林婉儿去了西凉之后,潘安能够明显感觉到潘仁美的自我完善,以前写《魔女林婉儿》是为了痛快,后来为了写这本演义传奇小说,潘仁美可是做了不少功课,考据了许多名家名著,虽然有矫揉造作之嫌,但是就连阅微草堂的纪昀大学士都评价说“有点意思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少爷潘仁美心里有人了,可是宰相大人后知后觉,某天看到潘仁美对着一处怔怔出神,回想起自己当年年轻时候在见到他之后的言行举动,方才恍然大悟。
然后,堂堂的宰相大人纠结了,他十分想和儿子谈心,交流一下,看样子能不能帮上一点忙,比如凭借自己显赫的身份和家事,亲自登门向那家姑娘求亲,但是每次话到嘴边,却不知道如何改口。
他从未主动关心过自己的儿子,如今想要弥补。他知道自己的宰相身份对潘仁美而言是一种负担,若是贫苦家的孩子如林翰林考取功名极容易被认可,但是若是宰相家的公子考取了功名,不仅仅是理所应该那般简单,而且还会被人诽谤揣度。
有时候,世道不仁善,人心是坏的。
这一切被潘安看在眼中,心中焦急,不能看着这一对父子每次都浮光掠影的交谈,而不能坦诚相见。
所以宰相家忠心耿耿的老管家逮找一个机会,将宰相大人和少爷反锁在房间内,自己将那把铁钥匙丢进后花园的小湖内,倒背着双手晒太阳去了。
房间内,潘仁美局促站在一旁,眼睛盯着脚尖,不敢乱看。
潘春伟坐在桌子之后的太师椅上,自从不理朝务之后,那把方正的椅子也被换成了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