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觉得皇上的眼睛亮得厉害,方才的烦恼似乎一下子都没有了。
纪炀总感觉,他不仅在育粮食种苗,还在跟金家育皇上这个苗苗。
莫名一种养成感。
纪炀又道:“各处指挥使都是先皇定下,对先皇一直尊敬,在您手中,又大力更迭军备。他们这次来只会更尊敬您。”
说到军备,纪炀隐晦道:“您掌有天下,该是您有底气的。”
这有点太隐晦了,徐九祥却反应过来。
军备,掌有天下。
各处想要更迭物资,他作为皇帝,肯定有底气,他手中的牌面可不小。
其实纪炀很早就发现。
皇上别的不说,似乎对朝堂有着奇怪的敏锐。
可能暂时想不明白,却能靠着敏锐主动靠近报纸,主动接近育良种。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皇上是在京都趣闻创办初期,便去投稿的。
搞良种的时候,也是他积极响应。
这就够了。
作为一个皇上,作为身边有不少能臣的皇上,够用。
徐九祥被纪炀点醒,心里渐渐明朗,看向纪炀的时候,更像看夫子了。
“纪大人,那明年升个官?”
从三变正三,到翰林院好了。
承平国翰林院约等于皇上智囊团。
林大学士,文学士,金学士,下面一群翰林大夫,等着有一天升为学士,或去外放,再下面就是实习进士,就不说了。
纪炀要去的话,肯定直接当纪学士。
二十七岁的学士?
是不是有点太出风头?
可皇上心里已经拿定主意,去什么汴京府衙,不如到翰林院。
从皇陵离开,纪炀面带严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怎么了。
被皇上斥责了?
也不像啊。
得罪皇上了?
更不会啊。
现在的皇上比先皇脾气还好。
众人回京,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承平国汴京吏部,赶在年前办得最后一件差事便是办理纪炀的升职手续,然后再找个合适的人当汴京府尹。
太难了,怎么净出难题。
不过这二十七岁的学士,也是承平国独一份了吧?
众人在惊讶的时候,纪炀明年的事情已定了下来。
带闺女。
查验育良种情况。
带皇上熟悉军务,研究火炮。
归统起来,其实只是一件事。
带苗苗们长大!
好好一个年轻人,怎么突然有了老父亲的模样?
第138章
泰安二年, 大年初二。
伯爵府门庭若市,借着送年礼来攀关系的人络绎不绝。
大过年的, 谁也不好把礼往外推。
林婉芸只得让人记清楚, 现在是王伯的儿子在府里当管事,也是个极能干的。
林婉芸对王管事道:“王伯身体可好,等初六左右我过去给他把把脉。”
王管事连忙谢过, 又道:“父亲身体还行,只是闹脾气不肯用拐杖,还是大公子送了一根过去, 父亲才肯用。”
到底年纪大了,有拐杖会好些。
年后王伯虽然还会过来, 到主要是儿子在管。
王管事心里感慨。
当年谁都远离伯爵府大公子, 只有他爹还是忠仆, 守着下面铺子。
这么多年过去, 他也沾着父亲忠心的光, 当这外院的管事。
满伯爵府,下人们里, 除了他爹跟大公子身边的平安, 也就他了。
内院当然还是林夫人的丫鬟素竹在管。
这会听到夫人要去给他爹把平安脉, 王管事更是感激, 做事自然也更积极。
再说,现在的伯爵府算是汴京最热闹的门户,连金家甚至都比不上。
他们大公子, 二十七岁的学士,这谁能比得过?
虽说到年后才任职, 可谁不先喊一句纪学士?
纪炀拦都拦不住, 总感觉这名字把他喊老了怎么办。
府里是热闹得很, 一直忙到初六,纪炀跟林婉芸才脱身,来拜会林婉芸的人也很多。
多是求医问药,特别为京中一些妇人症,自古就有讳疾忌医的缘故,她们有些病痛也是忍着。
借此机会倒是可以上门看诊。
林婉芸之前在京中闺秀中本就有名望,如今身上既有诰命,还有官职,又有一手好医术。
便是不冲着纪炀,很多人户也会主动登门。
再说林婉芸的医术,确实很厉害的。
到初六早上,一家人换上新衣,小云中也从宫中回来休假,小白鹤则是林婉芸挑了最好的料子,最软的皮毛制了新衣。
有了宝宝之后,纪炀跟林婉芸生怕冷落他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