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识字,一直都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这个需求,更没有这份财力,这不是官府说让他去读书他就会乖乖去学的。
邱禾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此,段雀桐早有想法,让所有的人都识字也不大现实,读书本身就已经是在选拔人才了。
段雀桐:我会让马寻配合你,到时候由国子监牵头,开设扫盲班,每日只需半个时辰即可。除此之外,还要开设蒙学馆,可以少收些束脩,想要入馆学习的人年龄不限,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基础型人才。有天赋的他们自己就会上进,其余人正好投身基础建设。
邱禾山是教育的行家,虽然有些词汇是初次听闻,可也能够猜到王后的意思,他当下就提出疑问:扫盲班主要是针对成人的吧,这要如何推行?如何才能让他们自愿识字?
而且,他还有一层顾虑没说,他已是耳顺之年,自是看开了许多,可他那些学生大多还有着满腔的书生意气,让他们去教白丁识字算术,怕是会心有抵触。
段雀桐在教育界呆了十几年,在义务教育普及的现代还有人辍学,更何况是现在呢?所以她也只是给那些有上进心的人提供一个翻身的机会而已,至于是否想要抓住,端看他们自己。
四方街有一室内广场,可容纳千人,那里可充作教习之所,到时镇抚司会派人协助管理,每课最多只允五百人入内,其间马寻会安排人穿插汇演,为了看表演,他们也会去的。
马寻邱禾山还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想到王后竟然会出此奇策,为了看表演而识字,这还真是贴合民心,只是于教习而言,却着实辛酸。
段雀桐又道:当然,百姓蒙昧,负责的教习也是辛苦,柳尚书那里有兑票,教习每上一次课可领一张做补助,凭借兑票可去杂货铺领取相应福利。
我也知道,能够投身燕北,自然也不会在乎这点子蝇头小利,不过总也是王府的一份儿心意。且教化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也是官员考评的一项。
这下子,邱禾山是真的叹服了。
看着邱禾山面上神色,段雀桐心下满意,端起了茶盏。
邱禾山告辞之前,问出了心头的疑问:王后,微臣有一事不明,还请王后解惑。
段雀桐:邱大人请讲。
邱禾山:王后是如何能够想出那般严密的官制来的?
此前,他就听人说过,燕北现在推行的官制是王后所想,当时他只是一笑而过,只是有了今日之事,他忽而对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了怀疑,难道世间真有这般聪慧女子?
段雀桐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她嘴角微勾,只道:仙人指点罢了!
邱禾山不信这个世间真有所谓的仙人,只是,这个说法似乎要比王后自己想出来的要更可信一些。
两人告辞离开,每人手里还拎了一包特制的点心。
段雀桐再度拿起了游记,官制之说,当然不是什么仙人指点,而是前人的智慧。
在燕北梧决定称王的时候,她直接在脑海中将各朝各代的官制过了一遍,然后毫不犹豫地把明朝的官制照搬过来,万历皇帝十年不朝,国家机器依然运作良好,足以证明它的完善。
当然,这只是一个蓝图,应用起来还要与实际相宜,那就是郎君和内阁的事儿了。
严邱二人出得门去,邱禾山看着严际中的眼神有些奇怪。
怎么了?严际中问道。
邱禾山:没什么,只是,严大人去王后处,难道只是为了吃茶吗?
当然不是,你没听王后提及镇抚司、宣传部、户部吗?
邱禾山点头。
严际中:那不就结了,我得去和他们商议具体执行事宜啊?他们也要早些做准备,马寻那边更是要提前安排人手排练节目,为着个扫盲,也是不容易啊,只希望那些百姓争气些,莫要辜负了官家的心意。
邱禾山此前曾三仕三出,只是尽皆中途放弃,他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真正能够施展才华的一天。
他的志向从来不是做个受人推崇的大儒,年轻时的他,与所有的读书人一般,只想用自己的学识得到任用,造福一方,名垂青史。
只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几次努力,最后却是心凉不已,最后只好一心治学。
后来,燕北名声渐显,就是段家人不去寻访,他也会毛遂自荐,这里是他最后的希望。
而这里,果然与别处不同,没有让他失望!
严际中看他沉默不语,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他轻咳一声,看着邱禾山手中的点心道:我观邱大人似乎不大喜欢这味点心?
邱禾山一愣,他看着严际中的眼神,都有些不敢猜测了,这位怎么好像看上了他手中的这包点心?
严际中用事实告诉他,他猜对了。
江展今日带着小郎回城,你若是不喜也是浪费,不若严际中目光灼灼,意思不言而喻。
邱禾山直接将点心往他手里一塞,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