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萧庆宁率军抵达金阳府的消息传开,也总算给金阳府的大宁军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士气,萧庆宁从城墙上下来去城里看了一圈百姓,慰劳伤兵以及后撤休整的兵士,当晚见过下面的将军,把她带来的一万人交给慕容雅博,随后在慕容雅博帐中进行第一次军议,主要是听慕容雅博讲述当下的形势和他主要的防守策略。
现在,燎军对她们是三面半围城,北边是正面战场,压力最大,由金骨乌虎的主力部队日夜进攻;东门是金骨阿隼那率领的亲军;西边是金骨别术与伊稚合速的东路军,好在侯莫张崇顶盯住了东边的金骨阿隼那部队,李良弼、宋淳他们成功稳住了金阳府以西的另外两座城池,与金阳府组成一个三角形互相呼应,因此给南边留出了一条运粮运兵的通道,大宁各州郡的粮食和新军得以从山海郡源源不断进入连州。
问题在于,燎军也开始增兵了。
第144章 陛下本是女子身
也就是说, 燎人原本三十多万人,现在可能已经翻倍了。
如果不是萧庆宁前上下半年提前送来了二十万新军,慕容雅博和岳芝这边现在是什么结果不必多言, 在连州的惨剧就要发生在山海郡,发生在幽州和燕州了。
这也是促使慕容雅博和岳芝下定决定现在就跟燎人决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 作为主帅,慈不掌兵, 他们也不仅仅因为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惨象而贸然发动跟燎人的决战,他们自有决战的底气和判断。
燎军具体征兵数目不得而知, 却可以肯定不会少于我们的二十万之数。
当晚, 金阳府大营中, 慕容雅博向萧庆宁再次补充说明他和岳芝决定提前发动决战的理由。
几乎是相同的增兵数量, 虽说我们借了连州百姓的助力守城,但整体上的兵力还是不如燎军,我们如何能守到现在?
这个问题慕容雅博没有说下去, 而是让岳芝来给萧庆宁说出答案。
燎军变弱了。
岳芝不急不慢说了一句,他自然是不开口则以, 一开口惊人, 燎军变弱了这个说法,萧庆宁也是第一次听闻, 岳芝接着说道:与当年金骨太玄率领的燎军相比, 现在的燎军人数是多了, 战力变弱了。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种话, 萧庆宁固然会怀疑真假, 但如果是岳芝说出来的话, 萧庆宁可以听进去。
岳芝给的理由很简单, 也相当具有说服力:现在我用等量的骑兵和他们打,他们打不过我。
如果说岳芝的理由简单直接,那么慕容雅博的解释便能让人理解通透。
去年通天阙我也感觉到了,燎军不如先前勇猛,但这个太难把握我不敢确定,与阿芝相互确认之后才发现这一点,通天阙能守下来,金阳府能撑到现在就是最好的说明,我近来才把原因想清楚,燎军自金骨太玄死后,没有再打过大仗,后面发动统一草原的战争,基本是消灭一些极小的草原部族,他们用的都是臣属燎国的杂牌军,王廷亲军直到穆如山阙去打西凉才重新进行大集结。
慕容雅博这番话涉及了燎人的军政一体制度,他的意思是,金骨太玄打下这片江山之后,他手底下的亲军脱下了战甲,从军官变成了政务官,因为从大宁手中抢来的三州一郡太富足了,他们占有的土地太宽广了,战后分享军功、分配利益时,燎国王廷的亲军发现他们不再需要上战场也能获得足以使子子孙孙享用不尽的财富,别说王廷的亲军,便是金骨乌虎这些人也多少年没领兵打仗了?
说得直白一点,现在金骨乌虎和他手底下的王廷亲军,还活在金骨太玄和他们父辈抢回来的余荫当中,一泡就是十几年,他们被腐蚀了,他们已经没有了金骨太玄当年那股气吞万里如虎,所向披靡的阵势。
当然,这绝不是说燎军就不再强大,而是在慕容雅博和岳芝眼里,他们捕捉到了这个胜机。
而除了这一点,其他的决战理由,比如借连州局势、借民心士气、避免兵灾向南蔓延等等,慕容雅博和岳芝已经在先前的军报里跟萧庆宁解释过很多次,现在他们说的最后一点,是给萧庆宁最后的交代,让萧庆宁坚定最后的决心。
萧庆宁明白他们的用意,其实他们不说,在见过连州这边的惨象之后,她的决心已经坚定到不能再坚定,再没有什么比那么多百姓军民的尸骨更有说服力,如果让左王右崔和许世辅他们过来看,萧庆宁或许就不用在和白靖文上演退位让贤的戏码了。
我这次过来,除非打出结果,否则不打算回京。
萧庆宁给慕容雅博和岳芝的回答也相当坚决:我离京时,蒋琬已经开始新一轮征兵,明年开春,第一批二十万新军会准时抵达,之后,武温书会带十万御营新军到通天阙,再之后
再之后,她自己也说不准了,她跟白靖文的约定是再之后不设上限,她们已经跟许世辅等人算过,到了那一步,大宁已经拥有超过百万大军,还要再增兵,即便兵源足够,国库也没法供养如此之大的军队,到时即便强行征适龄男丁服兵役,但国力也没法支撑如此之大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