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夏来听他们左一句右一句的打趣,说:“我真的只是在看文章,照片都是一扫而过的。”
陈千声低头看向沈夏来手里的报纸,有些意外说:“宁州日报?这可是咱们宁州省里最大最好的报纸。这上面刊登的文章一般都是有点水平的,陆江南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沈夏来也有些自豪:“是,他这篇文章写的是真好,有实有据有感情,能被宁州日报刊登也正常。”
陈千声说:“那我要好好看看陆江南的这篇文章了。”
沈夏来把报纸递给他,陈千声首先看到的是文章旁边配的几张照片。
照片里是小学生们在上课,做劳动的场景。其中两张照片里的老师正是陆江南。
照片里的陆江南剑眉星目,英俊的很,难怪刚才许培李丽开玩笑说沈夏来看她对象看入迷了。
陈千声有些意外:“这不是陆江南的文章么,怎么还有记者的配图?”
“不是记者的配图,这照片是拿陆江南的照相机拍的。陆江南没出现的那三张照片是陆江南亲自拍的,有陆江南的那两张,是大队里另一个知青拍的。”
陈千声看了沈夏来一眼,心说没瞧出来陆江南家庭条件这么好,家里居然还有照相机,有照相机不说,居然还同意陆江南就这么从家里拿到乡下。
不过他没说出来,而是开始看文章里的内容。
文章讲的是陆江南在大队里办小学的经历,他遇到的困难,又怎么去解决的。
在大队办小学最大的困难,自然是有的人不愿意把孩子送去读书。陆江南就一家一家的跑,去说服那些人。
尤其大队里的女孩,七八岁十来岁的女孩,虽然在地里干不了多少活儿,但在家里,已经可以做简单的家务,照顾弟妹甚至可以烧火做饭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愿意花费工分送女儿去读书。
陆江南挨家挨户的劝,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的,甚至同意姐姐领着弟弟妹妹来学校读书。
如果家里上学的孩子多,三个孩子只收取两个孩子的学费,五个孩子收取三个孩子的学费。
这样一来,大队里老师们能挣到的工分自然会少一些,但是能来上学的孩子们多了起来。
陆江南还在文章里提到了沈夏来,说沈夏来是大队里BBZL的榜样,正是沈夏来的存在,让大队里的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即便是女孩,多学习也是没有坏处的。
文章里还写了孩子们接受教育后的变化,他们不仅识了字,会算一些算数,更重要的是他们明事理,懂事了许多。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学生们的趣事。
跟着陆江南的文字,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位大队里的小学老师。
再配上那几张孩子们认真学习,开心做游戏,辛苦做劳动的照片,确实是让人心里激动又感动。
陈千声看完,把报纸还给沈夏来,说:“确实是一篇好文章,有意义的文章。”
沈夏来与有荣焉:“当然了,我都说了,我是在认真看文章内容,才不是看陆江南的照片。”
这报纸上的一点儿都不高清的照片有什么好看的?哪里有陆江南本人好看?
虽然,她也看了,但只看了那么几眼而已。
沈夏来把报纸收好,又问陈千声:“学长,陆江南这文章写的是真的很好,对不对?”
陈千声点头:“是真的好,绝不是体面话,是真写的不错。”
沈夏来突然问:“那你们说,我可不可以多买几份报纸,送给大家啊。”
许培有些糊涂:“为什么要送给大家看啊?”
沈夏来说得理直气壮:“当然是因为我对象的文章写的这么好,我想让更多的人都看到啊。”
其实,沈夏来更多的还是想,让她的一些老师同学们把沈夏来的对象陆江南,和写文章的陆江南,这两者联系起来。
宁州日报作为他们宁州省质量最高的报纸,宁州大学的师生们都会去看这份报纸的。
有的去图书馆借阅,有的甚至自己出钱订阅。只是对看报纸的人来说,看的是文章,可能当下对作者有些印象,可毕竟是素不相识的人,自然转头就忘了。
但是,如果写出这文章的人,和读者有了那么一丝关系,比如这是我学生对象写的文章,或者这是我大学同学的对象写的文章,那印象立刻就深了。
陆江南在宁州大学里都能有一些名气了。
人们再知道陆江南下乡已经两年了,想找个工作。毕竟以陆江南的才华,在大队里教书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万一学校里的某个人,真知道一些其他机会呢?
沈夏来是坚信机会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自己经营,创造的。你只有平时就时刻做着准备,这个机会才能到了你的头上。
就是没有什么机遇,那也没什么亏的。在老师同学看来,沈夏来只是因为对象能在宁州日报上发表文章,心情太过激动,这才见人就送报纸。
大家也不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