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
說起社團,大多數人可能會直接聯想到藍天中學。
但實際上不只是藍天中學,只要是前幾志願的學校,通常都有極其不俗的社團表現這是有些不公平,但仔細想想之後又會覺得理所當然的狀態:資源。
不僅僅是學校本身的資源,更多體現在學生各項技能素質的不同上;前三志願往往會出現不少階級複製的情況,而這些家庭未必能教養出優秀的品格,但在資源不曾匱乏的情況下卻往往能夠提早替孩子點出多項才藝。
同樣是在高中之後開始玩團,有沒有樂理知識和實踐的經驗在起步時可是天差地遠;同樣是在高中之後開始跳舞,可能有人的基礎就是芭蕾或者現代舞。這些東西不見得能夠完全轉化成社團表現,尤其是表演創作類,天花板永遠是個人的天份而非出身但對於高中生來說,地板基礎夯實得足夠穩健,確實能夠幫助他們上手入門。
藍天中學和其他學校的差別或許在於心態,在於對課業以外活動的熱愛。
但這不代表其他學校的社團就差上多少。
北女雖然在許多地方有些傳統有些古板,但社團活動卻是異常興盛,甚至還有法學研究社生命研究社這類聽起來讓人一頭霧水的社團。而選擇要參加社團或是當個掛名的歸宅部社員則是每個北女學生在剛入學時就會糾結的事情。
李巧寧選擇了校刊社。
她對文學的憧憬和喜愛其來有自就如同前文所提到的階級複製:才藝之外,閱讀量也是小康以上的家庭能夠塑造的良好起點之一,雖然父母不見得會進到真正的陪伴閱讀、選書等等具體階段,但前三志願的家庭往往不缺書可以看。
很多興趣必須要接觸之後才有資格談論喜歡與否,閱讀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李巧寧本人不擅交際、一心又撲在課題上,顧曉詩更是國中之後才透過老師的介紹得到進一步接觸,於是閒暇之餘她就看看書、寫點文字,這或許是她和青春期少女最具有共性的一點。
但她參與製作的第一本校刊卻幾乎是一敗塗地。
原因有許多,主因或許該歸咎於現代的人對於長篇文字的忽視,但身為參與者的李巧寧卻沒辦法這麼認為
她失敗了。
她徹底失敗了。
有許多人都在心底偷偷想過「高中出道」這件事,但李巧寧顯然不在此列。
邊陲國中的成績水準是真的有不少問題,而成績這種東西有時候能夠帶來正向的魅力加成,有時候則是會造成學生之間的隔閡而李巧寧當然不是一個擅長透過與同學交際獲得更多關注的人,這樣的存在往往會下意識地在班上空氣化,只有發考卷或是朝會表揚全校排名時才會被人所記住。
過早沉浸在文學世界的李巧寧並不討厭這種格格不入。
她是自負的,她是驕傲的,更因為體型的關係讓她對周圍男性戲謔的目光感到厭惡女生雖然不討厭她,卻也不可能僅僅因為成績就去討好她,不因為忌妒展開具體的校園霸凌就得慶幸了。
畢竟在這間學校,相差一個排名,考高中的時候可能就是前三志願和公立高中邊緣的差別。
那是巨大的鴻溝。
終於她考上了北女,穿上了綠制服;但卻發現周圍的同學有不少人在國中時期就已經認識,而她們也不像李巧寧一樣熱衷於文學,她們更像是「成績好的高中少女」,而不是李巧寧這種慘綠少女。
國中沒有學會交際的她,更不可能在這時候突然開竅即使她加入的是校刊社,但在文章刊物越來越不被重視的現代,大家又能有多少熱情呢?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她在這裡交上了第一個好友。
進入北女之後,李巧寧才發現在儀隊訓練、表演時的顧曉詩閃亮程度和平常的她是完全不同的。
以群星作為背景閃耀的她甚至讓李巧寧感到刺眼。
她想起她和國中同學間的鴻溝。
慌不擇路的她找到校刊社的好友,正當她磨蹭了好幾句話終於要進入正題的時候,對方鬼使神差地在這時先拋出了一個問句
「妳有沒有興趣星期天一起上教會?」
李巧寧忘記自己是怎麼推辭掉她的熱情。
校刊的失敗、考試的失敗、無法確信友情是否純粹、不知道該怎麼去看待自己憧憬的學姐她崩壞了。
那天晚上她猶如遊魂一樣,登上自己常態使用的寫作網站,開始敲打著什麼。按下送出之後,她藉由不停地點擊網站中能夠互動的按鍵、不停地尋找著在此之前從沒看過的區塊。
然後她看到了掛在排行榜的那本書。
鬼使神差地,她點進連結。
並依照對方在文章開頭的叮囑,戴上耳機。
顧曉詩說她是搗蛋鬼。
所謂的BDSM到底是什麼?
所謂的屬性到底又是什麼?
她並不是第一次觀看十八禁的作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