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篇《2019年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
有效问卷88份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没有给出任何详细信息。后有教育局设计下发调查问卷考察207名初中生,结果表明:“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
但由于此文章没有提供更多数据,所以没有放在主要的上一篇目。
另有来自日本的调查(此处只提供相关知乎专栏)
只摘一句:“霸凌事件男女比例差不多,男生稍高于女生。这点和校园暴力区别很大,暴力行为主要是男生。”
突然又贴一个日本调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让喊校园有女性欺凌者是因为女权的人洗洗睡。同时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正常情况下社会没有大波动,学生受校园环境影响更多。
(不想关心世界状况的可以跳过这小段)
“在HBSC调查国家和地区,校园欺凌比率从8.7%到55.5%不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GSHS数据显示,总体而言,一个月内,19.4%的学生在学校被欺凌1~2天,5.6%的学生被欺凌3~5天,7.3%的学生被欺凌6天甚至更多天。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PIRLS数据显示,在调查日期前一学年,每个月有29%的9~10岁儿童受到欺凌,14%的学生每周都受到欺凌。”
“各地区之间的校园欺凌比率存在显着差异。遭受校园欺凌比率较高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48.2%)、北非(42.7%)和中东(41.1%),比率最低的地区是中美洲(22.8%)、加勒比地区(25.0%)和欧洲(25.0%)。在调查日期前一个月受到6天或更多天数欺凌比率最高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11.3%),最低的地区是中美洲(4.1%)。”
从地区间对比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不明显。接下来将目光回到性别,看《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2006年)
“在1.5——2.5岁之间,当儿童首次意识到性别角色期待时,女孩的攻击行为开始下降,而男孩的攻击行为没有明显变化。”“到7年级,女生的包括社会书院在内的同性别冲突数量有很大的提高——恶意的闲言碎语、谣言扩散、排斥同伴,而男孩不涉及这种类型的冲突。”
文中内容没能给出现实调查情况和详细数据,第二句还与上一篇章的调查报告相斥,有些刻板印象。但刻板印象能说明,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是这样看或这样想的。
又因《幼儿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特质推理研究》(2011年),可知“3-6周岁儿童对于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关系的认知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3-6岁儿童在该方面的特质推理能力发展趋于稳定。”
即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
然而就《中班幼儿在园攻击行为现状调查》(2014年)
“以往的研究表明,4岁~5岁是幼儿攻击行为高发阶段,即中班幼儿的年龄段。本研究采用提名法选取中班8名幼儿,随后用自然观察法取得39件样本事件。通过分析样本事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攻击行为发生并无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方式多样;中班幼儿攻击对象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多为主动行为;中班幼儿攻击目的类型不存在显着差异;”
那是否可由此推翻关于欺凌与攻击行为的性别刻板印象呢?
就《雄性激素与行为》对雄性恒河猴的研究,
“在恒定社会结构的雄性动物中,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睾丸酮升高后,它们的行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而进一步证明社会因素在决定性行为和攻击行为中的重要性,年青雄性恒河猴研究提示:三、四岁的雄性恒河猴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增加与睾丸酮的升高也许没有关系,虽然这些关系似受雄性激素分泌改变的影响,但是,与人类性欲和攻击性有关的雄性激素的资料大都尚未定论,因此,尽管雄性激素可以解释性行为的表现,但以这类行为的实际发生似乎取决于其他因素,特别是个体动物与其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关系。”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6年10月第二周论文有一篇睾酮在人类男性中引起亲社会和反社会地位增强行为,2021年还有一篇意思差不多的研究结果在网上被标题党传成“睾酮让男人更自私”。
网络新闻是这样说的:“由深圳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3月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睾酮增多会降低男性的慷慨程度。研究发现,对于不是很亲近的人,睾酮诱发了更多的自私选择,会让男性更利己。而且,研究者首次发现了睾酮影响大脑颞顶交界处(TPJ)对慷慨程度的表征。”
但意思同样,是男性比女性想要“得到”,并会因睾酮朝想要朝自身所认为的“得到”前进。这就更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