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书网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分卷阅读23

+A -A

    汪直不禁暗骂自己:这么简单的事我竟然之前都没想到,还认为她都已认命我就无事可做了,真是愚蠢透顶!可见转了一世,双商的进步还是很有限。

    “白蜡树流的汁儿拧的,”汪直问这话还真问对人了,张敏十来岁时在二十四衙门里的神宫监做小帮工,不知亲手做过多少根蜡烛,简直回忆起那股蜡油味就反胃,说起这事张嘴就来,“你问这干嘛?”

    白蜡树的汁儿?汪直问:“白蜡树很精贵么?为何咱们每月只发这么几根蜡烛?”

    他所在的这个时候,明朝中叶,还根本没有过年贴年红的习俗。

    不过这种镂雕的炭烧起来时,那些兽头的眼睛和嘴里都会冒出火光,就像活起来一样,确实有一定的观赏性,大概这就是富贵闲人们追求的效果。

谱的猜想之外,最可能的就是因为在安乐堂住的那几年心情抑郁、身体也没受到妥善照顾,以致疾病缠身,最终早逝。

    他记得前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因为那种名叫“夕”的怪兽害怕红色,所以家家户户贴上红春联和红窗花来驱邪,如今才知道,连这都是骗人的,或者说,是现代人附会的典故。

    上面的内容也不拘于对联,有的写吉利话,有的没有字,只画上狻猊、白泽等象征祥瑞的神兽——汪直觉得那些瑞兽个个面目狰狞,一点也看不出祥瑞的意思,说是用来吓鬼的还差不多。

    “确实精贵啊,”张敏笑着拿过他手里的蜡烛掂了掂,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白蜡值钱得很,外头这么一根蜡烛要卖一百文钱呢。”

    白蜡树,蜂蜡,猪油……要能开采点石油多好呀?汪直正胡思乱想着,只听“啪嗒”一声,张敏转笔失手,宝贝蜡烛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截,只剩棉线烛心还连着。

    当然这也难怪他们,他还记得现代有早结

    “一百文钱……是多少?”汪直接触过的最小面值货币是二钱的银豆子,而且从没亲手买过东西,对面值毫无概念。

    现在有他在,如果等到那时候他去好好照顾李唐,让她高高兴兴、健健康康地活到皇帝接她回宫封妃的时候,未尝不能免她早逝,逆转她的命运。

    汪直在万贵妃屋里见过了兽炭,一根根炭的两头被雕出猫头、虎头等形状。他觉得很不理解,都是要被烧掉的一次性物品,竟然还要费劲镂雕?宫里的劳动力可真宽裕!

    没人知道“春联”是神马玩意,各处门户两侧挂的不是对联,是桃符。桃符长二三尺,宽四五寸,用长条桃木板雕刻彩绘而成,彩绘里面当然也包括红色,但不是主色调,有的桃符还根本不上色,只保留木板本色。

    宫里冬天都用炭来取暖,烹调饮食则用煤,紫禁城后面的景山被称作“煤山”,就是因为那边产煤。宫人们用的炭叫“红萝炭”,每根长尺许,直径二三寸,用专门的红漆大筐盛放,已经算是比较高级的炭了,但还有种更高级的名叫“兽炭”,镂雕成兽形,专供三宫六院的侍长用。

    一根蜡烛顶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费啊!汪直惊诧莫名。怪不得他见到宫里四处的石砌路灯里点的都是油灯,不是蜡烛,原来那玩意有那么贵,连皇宫里都不能放开了用。

    第29章 首个古代年   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是汪直……

    张敏拿蜡烛轻轻敲了下他的脑门:“这都不知道?够个小户人家吃一天的!”

    张敏把蜡烛在手指尖像转笔那样转着:“外面小户人家点蜂蜡猪油做的蜡,腾腾地冒黑烟,这种细白蜡都是宝贝,咱有的用就不错了。”

    当初皇长子刚过世那时,汪直就听孙绍他们议论过,屋里烧炭的烟气大人还好抵受,不满周岁的小孩子却难,被熏一熏就容易生病,可是不烧炭又会太冷,小孩子也容易伤风,所以初生的小孩头一年过冬最危险,最容易夭折。这一次皇长子过世,很可能就和烧炭的烟气有关。

    正事说完了,他看着手里的蜡烛问:“师兄,蜡烛是怎么做的啊?”

    “你拿回去点火把断茬烤烤,粘上就成了,实在不成……就分两截用吧。”最终张敏也没舍得再拿根新的给他。

    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是汪直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难免觉得到处都很新鲜。

    他们一个月发放的份例当中只有四根白蜡,汪直平日都舍不得多点,每晚就拿一根点一会儿,及早睡觉以节省蜡烛,昨晚燃了那么多,他真心心疼。宫里发放吃的穿的都有宽裕,为啥单在蜡烛上那么抠门呢?

    其实,即使是高档的兽炭,燃烧的时候还是会有少量烟气,闻久了会觉得口鼻干燥,甚至会头晕。

    汪直觉得古人就是对伤风感冒格外惧怕,其实屋里有火炕,宫室地下还有地龙,他觉得室内不烧炭也是足够暖和的。像他们烧的红萝炭比兽炭烟气更大,他嫌呛得慌,就常在夜间睡觉时把炭盆熄了,多盖床被子也就不冷了。但其余的人都宁愿忍着呛也要烧炭。宫室里更是要烧得温暖如春,连棉袄都穿不住。

    除了桃符之外,每座门外还会摆放“炭将军”,这在汪直看来也是个新鲜玩意。


【1】【2】【3】【4】
如果您喜欢【H书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